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最美的拉赫玛尼诺夫”交响音乐会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8

拉赫玛尼诺夫:e小调第二交响曲,Op27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Millinnia HV-3D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POGEE-AD16X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最美的拉赫玛尼诺夫”交响音乐会

钢琴独奏:谭小棠

指挥:杨洋

录音日期:2016.6.25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英国期间,他被邀请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他的管弦乐幻想曲《悬崖》,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拉氏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的写作。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引子部分,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富有无限张力的 c小调 第一主题(片段1),这是对美好的向往,是对苦难的怨诉,更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抨击。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片段2),这一主题气息宽广,热情丰沛,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短暂的华彩后管弦乐将乐曲引入发展部,发展部主题在管弦乐和钢琴之间此起彼伏,最终进入第一乐章高潮,忧郁沉重的第一主题变为激昂的进行曲,然后钢琴独自再现主部主题,单簧管奏出第二主题,这时的第二主题灰暗而忧郁,随着钢琴的带动渐渐消沉,发展部主题缓缓地奏出,最终钢琴和乐队合奏,强有力的结束。

第二乐章:稍慢的柔板,E大调,4/4拍或3/2拍,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主部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而来,带有沉思的乐念,富有幻想、希望和生活的快乐,甜美而伤感的主题在弦乐、单簧管、钢琴不同声部依次出现,弥漫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中段,钢琴突然活跃起来,在各种调性上作变化,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3),速度渐渐越来越快,最后发展为华丽的颤音。弦乐发出强奏,钢琴由华彩渐渐熄灭,再现第一主题。终结部,弦乐优美的旋律,钢琴自由而快乐的和弦、柔美而饱满的波音,这是整首协奏曲最美的地方。

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 C小调转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乐队奏出引子,钢琴暴风雨般奏出近似刮奏的华彩,雄赳赳地奏出激昂的第一主题,主题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以钢琴作为引导,绵绵地唱出了降B大调第二主题(片段4),宽广如歌,抒情地在琴键中流淌,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明显对比。最后是过渡段,钢琴奏出阴暗的三连音,接着第一主题再现,较前更为激昂、强烈,然后是以第一主题为主旋律的“急板”插段,接着乐队达到最高点。第二主题在降D大调上再现,接着再一次出现阴暗的过渡段。第一主题在钢琴的衔接下由管乐奏出,最终,钢琴带领乐队一跃而起,第二主题在C大调上奏出,汇成了一首激情澎湃的宏伟赞歌。 乐章结尾,速度逐渐加快,钢琴强奏装饰乐队,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最高潮中结束全曲。


第二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被公认为名家拉赫玛尼诺夫最伟大的交响乐作品,堪称是大型抒情柔板经典佳作,严格遵循了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PeterTchaikovsky)的交响乐作曲传统,有着逐渐明显的浪漫主题意境和丰富的管弦乐编曲。该经典交响乐名曲自首演一个多世纪以来依然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如今仍不断在各大音乐殿堂奏响。

第二交响曲是拉赫玛尼诺夫于1906年至1909年在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旅居时编制完成,专为其堂兄亚历山大·西洛蒂(AlexanderSiloti)举办的一系列音乐会所创作。1908年1月26日,名家拉赫玛尼诺夫在圣彼得堡首次演奏了这一名曲,并随后于2月2日在莫斯科再度上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拉赫玛尼诺夫很有可能在几日后的那场莫斯科演出之前对该管弦乐曲目进行了修改编排,使得此次上拍的这份乐谱成为了迄今为止该音乐名家原始设想版本的最后遗留珍贵藏品,终于在隐匿于历史长河百年之后重见天日。


钢琴:谭小棠

作为当今乐坛活跃的钢琴家,谭小棠的足迹已遍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波兰、葡萄牙、摩洛哥等以及中国各大城市,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并成功与德国斑贝格交响乐团、日本爱乐乐团、东京城市爱乐乐团、日本仙台爱乐乐团、摩洛哥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谭小棠应邀参加世界各地的音乐节和大型音乐活动。在法国RAVEL 音乐节、 法国DU PAYS BRIARD音乐节、德国MEISSEN 钢琴音乐节、日本SENDAI古典音乐节上举行独奏与协奏音乐会,并多次为法国国家电台(RADIO FRANCE)、德国巴伐利亚广播(BAYERISCHER RUNDFUNK)、日本电视台及知名古典音乐杂志和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音乐节目.

1979年出生于北京的谭小棠,5岁接触钢琴,他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和法国高等师范音乐学院,获得大师级文凭和演奏家文凭,师从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凌远教授、杨峻教授,世界著名钢琴大师Gerhard Oppitz教授和Marian Rybicki教授。2002年获中国最隆重的钢琴赛事“金钟奖钢琴比赛”第一名。2004年获得“第二届日本仙台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被授予法国大使荣誉奖和观众奖;并且,在这个高难度的国际大赛中, 他凭借精湛的演奏技艺和所体现的对交响乐团良好的驾驭能力,博得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赞誉。2005年12月他再次获得法国巴黎“ANIMATO 国际青年钢琴家邀请赛”第一名及观众奖。2008年,谭小棠荣幸地为北京奥运会录制了主题曲《我和你》和《五环旗》的钢琴部分,为奥运奉献音乐和热情。


指挥:杨洋

杨洋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钢琴,师从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后随徐新、吴灵芬教授学习指挥,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教授。2006年11月,在希腊举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大赛中,杨洋以出色的表现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一名,成为在这项顶级国际大赛中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指挥。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指挥家之一,杨洋与国内所有主流乐团及歌剧院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包括德国德意志交响乐团、科隆爱乐乐团、斯图加特爱乐乐团、莱茵国立爱乐乐团、新布兰登堡爱乐乐团;意大利罗马交响乐团、维罗纳歌剧院;法国戛纳交响乐团、波尔多交响乐团;西班牙瓦伦西亚交响乐团;希腊交响乐团、雅典室内乐团;韩国仁川爱乐乐团等在内的国外众多乐团也成功的留下了他的足迹。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林恩·哈勒尔、阿尔本·格哈德、王健、娜塔莉娅·古特曼;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吉顿·克莱默、美岛丽、奥古斯汀·杜梅、雷纳德·卡皮松、林昭亮;钢琴家郎朗、巴瑞·道格拉斯、伊夫·蒂博戴、白建宇;女高音曹秀美;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梅耶尔;圆号演奏家斯蒂凡·多尔等都与他有过精诚合作。 

由于指挥大师余隆的慧眼独具,杨洋于1998年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的开始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并连续八届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执棒歌剧与音乐会。2000年至2005年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指挥。2006年赴韩国参加由指挥大师郑明勋主持的大师班。2009年,他参与并主持组建了杭州爱乐乐团。从2009至今,杨洋已率领杭州爱乐乐团出色地完成了五个音乐季,并成功地在德国麦克伦伯格音乐节、石荷州音乐节、意大利拉维罗音乐节、艾美利亚音乐节、陶尔米纳音乐节、斯洛伐克卢布尔雅那音乐节等欧洲著名音乐节登台亮相,并远赴俄罗斯及爱沙尼亚巡演,赢得了欧洲观众的喝彩及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关注。作为曲目广泛的交响乐指挥,杨洋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近年来他也频频涉猎歌剧领域,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威尔第《茶花女》、马斯卡尼《乡村骑士》、列昂卡瓦洛《丑角》、郭文景《夜宴》《狂人日记》等中外歌剧的成功演绎更彰显出他在歌剧方面的过人才华。这其中尤以2014年8月他执棒杭州爱乐乐团与意大利歌唱家在西西里联合演出的《乡村骑士》和《丑角》最为引人注目。 杨洋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