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乐乐团_保利剧院_交响音乐会 指挥:内维尔·马里纳爵士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D大调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K.385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

爱德华·埃尔加:《谜语变奏曲》,作品36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Anniversary Edition
Neumann TLM149
SCHOEPS MK4
SENHEISSER-MKH8040
Neumann 184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Prism sound-MMA-4             Neve 1073 
Millennia HV-3D-8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Prism Sound Orpheus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中国爱乐乐团_保利剧院_交响音乐会 指挥:内维尔·马里纳爵士

指挥:内维尔·马里纳爵士

录音日期:2014.3.1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莫扎特《D大调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K.385
D大调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完成于1782年,作品由莫扎特父子的好友、萨尔茨 堡的名门哈夫纳家族委约创作,因而得名“哈夫纳交响曲”。在此前的1776年,莫扎特同样受哈夫纳家族委约,为玛丽·伊丽莎白·哈夫纳的婚 礼创作过一部“哈夫纳”小夜曲。1782年家族为了齐格蒙德·哈夫纳的授勋典礼再次正在 忙于修改《后宫诱淘》的莫扎特发出邀约,最初的计划同样是一部小夜曲作品。莫扎特抽出许多碎片化的时间创作这部作品,并且每创作完一部分就把草稿交给父亲。

1782年十二月稍微有了空闲时间的莫扎特让父亲把草稿给他,再看到乐谱之后他对 作品的品质十分不满,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太过急切了。于是莫扎特干脆决定将作品改成一部交响曲,对作品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一些删减,并在配器与和声方面做了扩展,使作品的交响性更强,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加入新的音乐素材。作品于1783年3月在维也纳首演,观众的反应证明了作品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意义则 是,这部作品标志着莫扎特正式进入“维也纳时代”,成为他创作风格的一个转折节点,在音乐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品第一乐章一开头就迅速营造出极富张力的音乐情绪,这显然是这部交响曲的前身“哈夫纳小夜曲”所不具有的,可以见得莫扎特在改变作品体裁时有着高屋建瓴的考量。整个第一乐章都充满着跳跃性的八度和潇洒的节奏,音乐一气呵成流畅自然,开头的主题贯穿始终,这样的手法极有可能是得益于莫扎特对海顿的学习。海顿曾在多部弦乐四重奏中使用这样技艺高超的创作方式,体现出了作曲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第二乐章行板和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又隐约闪现出“萨尔茨堡时代”的莫扎特创作的风格,音乐中体现出了几乎让人感到拘谨的礼节程序,如同贵族礼仪那样,但莫扎特仍然能让一切变得自然而然,充分的细节考量和高度合理的构思让作品充满生气。莫扎特本人曾说过,这部交响曲的末乐章“能演多快就要演多快”,兴奋感十足的音乐和节奏让人联想到这部作品最初的创作源泉:一切都是为了庆祝齐格蒙德·哈夫纳的典礼而作,所以音乐至此理所应当的需要让欢快的情绪得到最充分的释放。

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
D大调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802年,时间大约是从春天开始构思,在夏秋两季创作,作 品题献给贝多芬重要的赞助人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

1802年在贝多芬的人生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此前饱受耳疾和其他健康问题困扰的 贝多芬在这一年已然接近听力全部丧失的状态,他自己也第一次承认了这一点。对于一位 才32岁的,踌躇满志的,十分被外界所重视的年轻音乐家而言,没有什么比丧失听力更不 幸的事情了。贝多芬的医生约翰·亚当·施密特建议他离开维也纳,搬至城郊的海利根施塔特休养。在海利根施塔特贝多芬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他甚至绝望的认为自己一定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当年十月他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在这份遗嘱中他表达了对于罹患耳聋症的不幸和愤怒,他认为“自己本应比其他人更加完美的感官竟然出了毛病”。

对于贝多芬而言,“听不见”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屈辱,在遗嘱中他写道“甚至想用自杀来终结生命,但对艺术的热爱让我放弃了这样的冲动,因为我还没有完成对艺术的使命。”从D大调第二交响曲中我们能十分明确的听出贝多芬超凡的勇气和乐观的心态,这部 交响曲的创作几乎与他最艰难的时刻同步并行,但作品所散发出的能量感以及积极向上的音乐性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伟大人物的心境体现。

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全面迈进浪漫主义时代之前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从这部作品中不难看出作曲家大胆革新的风格,第三乐章使用了谐谑曲而非小步舞曲,这是对海顿的一种超越。不过在乐队编制方面仍然延续了海顿的双管制基本配置,缓慢的引子和回旋曲式的终乐章也是在海顿晚期交响曲的框架之内。作品于1803年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在那场音乐会上一同首演的还 有作曲家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宗教剧《基督在橄榄山上》。

作品第一乐章32小节的引子充满了戏剧性、紧张感,这样的结构也是贝多芬的一个 标志性手法,引子结束之后音乐开始全面散发出令人鼓舞的活力,这个乐章所体现出的交响性语汇也是空前的。第二乐章的小广板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几乎属于一个特例乐章,优雅高贵的音乐走向和平静的节奏并不属于作曲家一贯的风格,音乐中的田园风格预示着未来将诞生的第六交 响曲。长达约10分钟的慢乐章也是作曲家最长的慢乐章之一。在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中, 第三乐章是一个海顿式的小步舞曲,然而在第二交响曲中作曲家尝试使用谐谑曲乐章作为替代。稍微对音乐进行分析便不难看出,比起小步舞曲,谐谑曲让音乐更具张力,也更适合戏剧性的表达,在整体上更加符合贝多芬创作的需求。末乐章义无反顾的欢快是一个纯粹的贝多芬式乐章,充满了鼓舞与愉悦。

埃尔加《谜语变奏曲》
此作品作于1899年,爱德华·埃尔加的成名之作,也是作者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管弦乐作品。

作曲家总谱上的题名是《一个创作主题的变奏曲》,"谜语"这一词仅指变奏主题而言。 本曲由一个主要主题("谜语"主题)与十四段变奏构成。总谱上的题献是"献给乐曲所描绘的我的十四位朋友"。至于埃尔加的这十四幅"癖性的素描"所描绘的是什么人,埃尔加不愿加以说明。后人只能根据每首变奏曲前的缩写字母或绰号来加以猜测,好在研究埃尔加的权威们对于这"十四个朋友"的人选都有基本一致的看法(只有第十三变奏曲的女主角稍有争议)。

乐曲的主要主题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用弦乐器奏出的前一部分(6小节)在g小调上,后一部分(4小节)则有管乐器加入,并转为G大调。这支优美而稍带悲哀情调的旋律稍加展开后便不停顿地转入了十四个变奏。

此曲作于1899年,1899年6月19日由汉斯·李希特指挥哈莱乐团首演。


指挥 内维尔·马里纳  
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出生于1924年,他的传奇般的艺术生涯是以一位小提琴演奏家 的身份开始的,他曾作为室内乐艺术家参与和组建三重奏、四重奏组合,后来还曾加入伦 敦交响乐团。在1958年他创建了如今已享誉世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当时乐团集结了伦 敦最优秀的乐手,最初乐团的排练场地是马里纳家的前厅。圣马丁室内乐团最早为琴鸟唱片公司灌录唱片,在过去的近五十年间,该乐团录制了近千张备受好评的唱片,成为世界上录制唱片数最多的同类型乐团,特别是乐团与内维尔·马里纳爵士录制的许多唱片已经成为经典。内维尔·马里纳爵士现担任圣马丁室内乐团的终身团长。在美国完成了与皮埃尔·门都的指挥专业学习之后,内维尔·马里纳爵士于1969年 正式开始了他作为指挥家的生涯,并创建了洛杉矶室内乐团。同时,他也扩大了圣马丁室 内乐团的编制和演奏曲目范围。在1979年他先后被任命为明尼亚波利斯交响乐团的音乐 总监和斯图加特西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内维尔·马里纳爵士曾与纽约、柏林、维也纳、芝加哥、米兰、巴黎等许多城市的诸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这场音乐会是内维尔·马里纳首次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同时也是他令人期待多年的中国首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