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乐乐团 中山音乐堂 交响音乐会  指挥:菲利普·赖斯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卡米尔·圣-桑:酒神之舞,选自《参孙与达丽拉》

塞缪·巴伯: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4

霍华德·汉森:降D大调第二交响曲“浪漫”,作品30(中国首演)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Anniversary Edition
SCHOEPS MK4
SENHEISSER-MKH8040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Prism sound-MMA-4             Neve 1073 
Millennia HV-3D-8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Prism Sound Orpheus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中国爱乐乐团 中山音乐堂 交响音乐会  指挥:菲利普·赖斯

小提琴:宋晓晨

指挥:菲利普·赖斯

录音日期:2015.1.24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酒神之舞”选自《参孙与达列拉》
《参孙的故事》在圣经中是有名的悲剧,在基督教世界中家喻户晓。柏拉图认为:悲剧引起崇高感,通过宣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心灵净化作用。在西方,酒神象征着强烈的癫狂、极乐悲悯。《参孙与达丽拉之“酒神曲”》完完全全吸取了西方文化艺术起源——酒神文化的精髓,将酒神文化精神中狂欢极乐的特质融入到参孙这个古老的阿拉伯悲剧故事当中,将极乐与悲剧紧紧相扣,在层叠反复的旋律中不断推进强化这一极端的情绪结合体,最终“狂欢之至,潸然泪下”,使人体会到那种至美引起的悲泣感。 

巴伯《小提琴协奏曲》
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40年,作品14号。1941年2月7日在费城首演,由斯波尔丁担任独奏,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伴奏。巴伯的音乐具有欧洲传统风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国味”。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性、优雅和华丽。但巴伯的这首小协是他作品中少有的几部“现代”风格作品之一。1939年巴伯受一位美国富商的被保护人之托而作。据说当作者写好第一、二乐章时,请一位小提琴家试奏,那位青年小提琴家嫌它太简单,缺少协奏曲的光彩。于是作者答应在末乐章中给这位青年足够的机会炫耀他的技巧,谁知末乐章写成,那位小提琴家又嫌它太难了。所托之人见此则要求巴伯退款,不幸巴伯钱已经用光,只好另请一位小提琴家试奏这一乐章,结果证明它并非无法演奏。这场风波的结局以作曲家退回半数酬金,受托为之写这部作品的小提琴家让出首演权了事。

霍华德汉森《第二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浪漫”》(No.2,Op30)这一明白表达本身新浪漫主义寻求的宣言式的作品成了新浪漫主义萌生早期的主要作曲家之一。《浪漫》交响曲在传统维度的音乐语汇中暗含了具有古代特点的旋律形状,在节拍的设计支配中毫无掩盖的裸露出对斯特拉文斯基立异节拍手段的浓重兴致,在曲式构造的处置大将变奏兴趣与标准的奏鸣曲式相融会,在和声手段上经由过程奇妙的方法在凸起热潮戏剧性的同时,硬化不协和音带来的激烈突兀感。这一系列的手段支配明白的显示出汉森重视音乐性与说话性,强调情绪抒发与直抒达意的根本立场,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接收了古代作曲技法的特色,集中表现出汉森对新浪漫主义的果断崇奉。汉森在音乐作品创作方面获得年夜众赞誉的同时,也对美国专业音乐教导、音乐交换、音乐实际的成长做出了主要进献。这些不懈尽力的结果均是牢牢环绕他对新浪漫主义寻求的果断不移的见证。这位游走在传统与古代、理性与感性接壤边沿的新浪漫主义者,是20世纪音悲观园中标新立异的残暴明珠。


小提琴 宋晓晨
宋晓晨,生于1983年,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升入附中,师从王振山,童卫东教授等。1997年被选为代表中国的七名小提琴学生之一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中加国际夏令营,获得专家高度赞赏。就读附中期间她在全国协奏曲比赛和奏鸣曲比赛等赛事中获奖,并代表学校多次出访各大院校举办独奏、重奏音乐会,深受好评。

2001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教授。此后更加广泛地参与各种演出。2002年获全国首届四重奏比赛三等奖;2004年作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副首席应邀赴德国,演出贝多芬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2004年底作为中国青年室内乐团首席和特邀独奏应邀赴南方巡演,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作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再次应邀赴德国参加柏林音乐节;同年,她作为独奏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录制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巨大成功。

2005年,宋晓晨升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同年考入中国爱乐乐团。2006年接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研究生学位,师从艾利斯·舍恩菲尔德教授和哈盖伊· 沙哈姆教授,并作为艾利斯·舍恩菲尔德教授的助教在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教学,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美期间,宋晓晨有幸亲受宓多里(美岛丽)、扬·斯坦尼达等大师以及名闻乐坛的埃默森四重奏组的悉心指导,并与哈盖伊·沙哈姆等共同演奏四重奏音乐会。宋晓晨娴熟优美的演奏得到洛杉矶爱乐乐团首席马丁·查利弗和副首席亚历山大·特里格以及洛杉矶室内乐团首席玛格丽特·巴杰的长期指导和高度评价。她曾应邀担任美国青年交响乐团副首席,参与众多不同风格的独奏、重奏、交响音乐会和歌剧音乐会的演出,均获得高度评价。宋晓晨于2008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担任中国爱乐乐团第一小提琴演奏员。

更多